同院寮观阁中芍药作
西掖衡连翡翠城,笼烟袅雾百花明。祗谓紫薇初吐萼,忽言红药已敷英。
红药葳蕤艳盛阳,万年春色在文昌。宁同邺下芙蓉苑,讵比洛阳桃李场。
裁成异瓣千般锦,结就同心一样黄。金阁披时浑是画,绮楼临处并凝妆。
濯枝故向凤池上,裛露偏依仙掌傍。仙掌嶙峋对凤池,词郎侍直鹭鸳齐。
玲珑玉佩花间映,飖拽罗衫叶下迷。花间叶下情无极,含笑含娇似相识。
羞将鸡舌斗馨香,欲取鸃冠并颜色。翠幕分看态转新,朱阑斜倚不胜春。
未采孤根助灵液,聊持芳蕊赠佳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宫中盛开的芍药花,通过华丽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花朵的美丽与诗人的赞叹。
诗的开头先点明地点——皇宫中的西掖(办公区),用“翡翠城”形容建筑的华美。芍药花在烟雾中盛开,明艳动人。诗人本以为紫薇花刚开,没想到红芍药已经绽放,表现出惊喜之情。
中间部分浓墨重彩地描写芍药:花朵在阳光下艳丽夺目,让文昌殿(象征文化昌盛)万年长春。诗人用对比手法,说这些芍药比邺城芙蓉苑、洛阳桃李园的花更美。花瓣像精心裁剪的锦缎,花蕊如同金线缠绕。金碧辉煌的楼阁与盛装的芍药相映成趣,花朵沾着露水,在仙掌(宫中装饰)旁更显娇艳。
接着转入人物场景:官员们(词郎)在花间值班,玉佩在花丛中闪烁,轻薄的官袍(罗衫)在叶间若隐若现。诗人与芍药“似相识”,用拟人手法写花含笑娇羞。他自谦不敢用鸡舌香(官员用的香料)与花香比美,只想摘下花冠(鸃冠)与花色争艳。
最后写赏花情景:翠幕间花朵姿态万千,朱栏边花朵娇弱得仿佛承受不住春光。诗人虽不能采花制药,但可以折下花枝赠予佳人,将赏花的喜悦与人分享。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大量宫廷元素(仙掌、凤池、金阁)衬托芍药的尊贵 2. 把静态的花写得活灵活现(含笑、娇羞、似相识) 3. 通过官员赏花的场景,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4. 结尾的"赠佳人"使赏花有了人情味,避免沦为单纯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