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半听弦索

莺声细啭习家池,鹄操谁弹别恨滋。
最是离弦听不得,看花看到夕阳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结合,传递出深沉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莺声细啭习家池,鹄操谁弹别恨滋":黄莺在习家池边轻声啼叫,不知是谁在弹奏《鹄操》这首曲子,让离别之恨更加浓烈。这里用莺声和琴声的对比,暗示美好的自然之声与人为的哀伤之音交织在一起。

后两句"最是离弦听不得,看花看到夕阳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琴弦停止的那一刻,看着花朵直到夕阳西下。这两句特别动人,琴声停止后的寂静比琴声本身更让人伤感,而看花到夕阳的细节,暗示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惆怅。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声音(莺声、琴声)和视觉(花、夕阳)共同营造氛围 2. 通过"听不得"和"看到"这两个动作,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3. 最后留给读者一个夕阳下的画面,余韵悠长

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伤心,而是通过这些细腻的观察和感受,让读者自己体会到那份难以言说的离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