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曲
春欲来,每日望春门早开。黄衫白马带尘土,
逢著探春人却回。御堤内园晓过急,九衢大宅家家入。
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光风暾暾蝶宛宛,
绕树气匝枝柯软。可怜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单衣裳。
少年即见春好处,似我白头无好树。
逢著探春人却回。御堤内园晓过急,九衢大宅家家入。
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光风暾暾蝶宛宛,
绕树气匝枝柯软。可怜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单衣裳。
少年即见春好处,似我白头无好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到来时的市井百态,通过不同人群的反应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与现实的落差。
开篇以"每日望春门早开"的急切心情,写出人们盼春的焦灼。但随后笔锋一转,出现一个"黄衫白马"的探春人,他风尘仆仆却折返而归,暗示春天并非人人可得。接着用"御堤内园晓过急"的忙碌景象,与"九衢大宅家家入"的富贵生活形成对比。
诗中用"青帝少女染桃花"的拟人手法,将春天比作少女染红桃花,露水未干的湿润感扑面而来。随后描写阳光下蝴蝶翩翩、树枝柔软的生动画面,这些都是典型的春日美景。
但结尾笔调突转,聚焦到寒食节还在街头劳作的穷苦人,他们穿着单薄衣衫,与前面描写的富贵生活形成强烈反差。最后两句尤为深刻:少年人眼中处处是春光,而像我这样的白发老人,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好树"(美好生活)。这种人生阶段的对比,道出了不同境遇的人对春天截然不同的感受。
全诗通过多角度的对比,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又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在美好的春光中暗含了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