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耕客都下书云首夏归桃乡喜而赋此
去岁送君桃叶渡,纷纷雨雪江城暮。
今岁忆君梅花溪,落红如雨成春泥。
一春饱听鸡头鹘,为怕愁多睡连月。
陌上开残似面花,水边不见湔裙袜。
桃乡寂寂无人烟,古水百折流涓涓。
吴牛两具犁两架,结邻并盖茆三椽。
万里知君游已倦,逃名旧日曾烧砚。
试思红尘插污脚,何如白水下钓线。
朝来门外传素书,发函伸纸心颜舒。
书言南归计已决,春尾定得栖林庐。
牛车晓出青门道,拄杖无边堪寄傲。
不将澹面对公卿,只办清樽共倾倒。
春山笋蕨如蜜甜,朱藤百尺繁花黏。
人间富贵何足数,吟兴从教日日添。
今岁忆君梅花溪,落红如雨成春泥。
一春饱听鸡头鹘,为怕愁多睡连月。
陌上开残似面花,水边不见湔裙袜。
桃乡寂寂无人烟,古水百折流涓涓。
吴牛两具犁两架,结邻并盖茆三椽。
万里知君游已倦,逃名旧日曾烧砚。
试思红尘插污脚,何如白水下钓线。
朝来门外传素书,发函伸纸心颜舒。
书言南归计已决,春尾定得栖林庐。
牛车晓出青门道,拄杖无边堪寄傲。
不将澹面对公卿,只办清樽共倾倒。
春山笋蕨如蜜甜,朱藤百尺繁花黏。
人间富贵何足数,吟兴从教日日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朋友久别重逢的故事,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1. 回忆离别:开头用"去岁"和"今岁"对比,去年送别时是雨雪纷飞的冬天,今年想念时已是落花成泥的春天。这里用"桃叶渡"和"梅花溪"两个美丽的地名,暗示时光流转。
2. 田园向往:中间部分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景象 - 宁静的桃乡、蜿蜒的小溪、耕牛和茅屋。诗人说朋友已经厌倦漂泊,不如回来过钓鱼种田的简单生活。这里"红尘插污脚"比喻世俗的纷扰,"白水下钓线"代表纯净的田园生活。
3. 重逢喜悦:最后写收到朋友来信说决定南归,诗人高兴地想象朋友坐着牛车回来,一起喝酒赏春。诗中用"笋蕨如蜜甜"、"朱藤百尺"这样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四季变化表现时间流逝
- 用对比手法突出田园生活的美好
- 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
- 真挚动人的友情表达
诗人通过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最珍贵的不是富贵名利,而是与知心朋友共享自然之乐。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