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

江城落日与林平,翻入沧波照眼明。
坐对草堂浑不语,谁将玉管调黄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略带忧郁的黄昏图景,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落日景象:江边小城的夕阳缓缓沉到树林后面,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晃得人睁不开眼。"翻入沧波"这个动作描写特别生动,仿佛太阳是主动跳进江水的,让平凡的落日有了生命力。

后两句转向人的活动:诗人独自坐在草堂前沉默不语,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用玉箫吹奏的《黄莺》曲调。这里形成巧妙对比——外界有音乐的热闹,诗人内心却格外安静。"浑不语"三个字透露出他可能正陷入沉思或惆怅。

全诗最妙的是用声音打破寂静的写法:正当读者跟着诗人一起感受黄昏的宁静时,突然飘来的箫声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这种"以声衬静"的手法,比直接描写安静更有感染力。诗人没有说明自己的心情,但通过"落日"、"沉默"这些意象,自然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