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引并序
桂宫流水渐台沈,青松夹道隐黄昏。野花啼鸟谈天宝,剩粉零缣画上林。
武清遗迹又榛莽,禁禦犹存气萧爽。前湖镕镜照宫门,门前圣祖亲题榜。
四围柳陌接菱塘,兴废龙潜有赐庄。六飞两世南巡后,平地安排作水乡。
延陵诏写秦家式,海昌亦仿陈园则。尽占西湖十锦图,中使江南采鸂鶒。
平滩浅石学湘山,舵楼晚似越中还。无屋不随山曲折,无山不在水中间。
铜沟泻入高粱闸,玉乳流从趵突泉。远过秦地宜春苑,肯数吴王销夏湾。
未烧以前有园后,篑士运斤不停手。遍览须教十日游,烹茶坐对灵和柳。
白头阿监为我言,道光初元随至尊。是时天下久无事,鹰坊虎圈皆承恩。
大内尊严乏水木,每来不怿出园门。园中四序多佳节,至尊最爱华林月。
月下亲骑白凤凰,清歌挟弹花如雪。东西复道接长秋,雷殷车声走未休。
烛天灯火湖山外,知是官家福海游。蓬壶万炬环孤岛,松栝千株系彩球。
赤龙鳞甲随风动,宫娥荡桨银涛涌。步头扶上玉皇来,荷花满袖秋云重。
文皇禦宇尤加意,自选传头串新戏。女史分笺纪岁华,奉诚弟子分番试。
遥望瓜洲战垒寒,羽书日夜报长安。君王宵旰多愁思,抱尽琵琶不教弹。
绣岭乌啼金屈戍,温汤人倚玉栏杆。圌参汁冷疗消渴,海荔瓤多罢晚餐。
八里桥头鼙鼓起,惊断歌声落秋水。侵晓开门放内人,翠华已在边风里。
汨罗不管金蟾锁,上阳骨葬青莲朵。回首阿房一片红,错认湖山旧镫火。
谁念冰天七月凉,蕃河呜咽绕宫墙。似闻天语弥留际,犹问离宫一断肠。
亲贤刻意权成败,议定先看敌兵退。奉使迎銮消息迟,列朝宸翰缘街卖。
老妪筐中宋本书,牧童壁上元人画。莫问丛残贝叶经,牙签四库亦飘零。
僧廊篆鼎蝌文绿,侩肆柴窑宝气青。明年返辔延洪祚,蒙恩遣向园中住。
马埒蓬蒿一丈高,斜阳手拨常朝路。厮养眠庋玳瑁屏,灶丁爨砍沈檀树。
康国猧儿海户收,交州鹦鹉关山去。朝朝暮暮总堪哀,铜辇秋衾梦不来。
脂奁粉盒馀香土,宝册珠衣化劫灰。伤心最怕秋来夕,寂历虚尘幂瑶席。
钟鼓迟迟出禁城,佩环隐隐来湖石。柏寝流萤熠熠黄,椒房鬼火荧荧碧。
邃洞泥青蝙蝠窠,假山月黑狐狸迹。林间何物解吟诗,楼上无人似吹笛。
老病缠绵傍晓啼,又到当年宴舞时。银屏椽烛高花下,正侍君王看水嬉。
岂知池苑都非旧,鹢首摧残禦舟漏。手帕鲛绡揾泪珠,年深冰结成红豆。
近来特旨兴工筑,楚南梁山括材木。大官虚费水衡钱,万户千门那能复。
露台诏下万人呼,赵鬼徒能诵两都。中兴大业崇朝定,太液池头许钓鱼。
广寒团殿愁仙跸,玉泉亭榭浮云失。游人莫上万寿山,只剩明湖晒寒日。
曲江痛哭子美诗,连昌写憾微之词。逢君半日凄凉话,转忆人间万事非。
伶元老去霜侵鬓,力士归来泪湿衣。西陵王气犹龙虎,独立宫门望落晖。
现代解析
这首《西园引并序》用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感慨,讲述了一座皇家园林从繁华到衰败的故事,折射出朝代兴亡的历史沧桑。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昔日的辉煌盛景 诗人用浓墨重彩描绘园林全盛时的模样: - 开篇用"桂宫流水""青松夹道"等意象,展现园林的精致布局,连门前匾额都是皇帝亲笔题写。 - 园中有仿造各地名胜的景观:西湖的鸂鶒(一种水鸟)、湘山的浅滩、趵突泉的流水,甚至比秦代宜春苑更气派。 - 皇帝常在此游乐:月下骑白凤凰、湖上赏灯火、看宫女划船,还有专门编排的新戏表演,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二、战乱中的骤然崩塌 转折出现在"八里桥头鼙鼓起": - 外敌入侵的战鼓声惊破了园中的歌声,皇帝仓皇出逃,宫女被遣散。 - 珍贵文物流落民间:宋版书被老妇当废品卖,元朝名画被牧童涂鸦,连皇家藏书楼的典籍都散失殆尽。 - 归来时看到的只有荒芜:野草长得比马槽还高,檀香木被当柴烧,曾经豢养的珍禽异兽早已不知所踪。
三、废墟中的永恒叹息 最后部分最令人动容: - 诗人以白头老太监的视角,回忆道光年间皇帝最爱在此赏月的情景,与眼前的破败形成强烈对比。 - 鬼火荧荧的夜晚,蝙蝠在洞穴安家,狐狸在假山出没,只有风吹过树林的声音,仿佛在吟唱往昔。 - 结尾"独立宫门望落晖"的画面,将个人命运与王朝衰亡融为一体,夕阳余晖中的身影,成了历史无言的见证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以小见大:通过一座园林的变迁,折射整个时代的兴衰,比直接写历史事件更触动人心。 2. 强烈对比:极尽奢华与极度荒凉的场景交替出现,形成震撼的艺术效果。 3. 细节传神:如"手帕鲛绡揾泪珠,年深冰结成红豆"这样具象的描写,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感可触。
它提醒我们:再辉煌的功业终会随时间消逝,但那些承载着记忆的废墟,永远在诉说着关于繁华与幻灭的永恒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