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夜晚场景,几位文人雅士与僧人相聚,在初春的寒意中交流诗与禅。
开头两句"夜浅月未生,春寒雪犹在"营造出一个特殊的时间氛围:天刚黑不久,月亮还没升起,初春时节积雪未消。这种朦胧清冷的背景为全诗定下基调。
中间四句写人物活动:一位吴地僧人带着古琴来访,与山中隐士相会。他们谈论诗歌时难免有是非争论,但说到禅理时却都平和淡然。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文人雅士们既热衷诗文创作,又追求超脱的精神世界。
最后两句"高鸿自冥冥,弋者复何害"用大雁高飞的自然景象作比喻:大雁翱翔在高远的天空,猎人也无可奈何。这暗喻真正的智慧与境界是超越世俗纷扰的,就像高飞的大雁不会被猎人伤害一样。
全诗通过简洁的画面和富有哲理的比喻,表达了文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世俗的志趣。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思考,在平淡中见深意,展现了古代文人雅集时的典型心境。
王闢
王辟疆,字弱翁。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著作佐郎签书虢州军事判官。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为太常博士(清嘉庆《零陵县志》卷一四)。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五引华山凉轩题名石刻。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