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荆州诸友

王粲南游后,年年事转新。
应无故国梦,谁怨武陵春。
信杳愁归雁,书成问去人。
中心不可寄,绿水与红尘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怀荆州诸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们的思念之情。我们不妨逐句分析:

1. 王粲南游后,年年事转新。 - 王粲是中国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曾南游荆州。这里的“南游”象征着远行,诗人以此作为引子,暗示了岁月的流转。转新意味着每年都有新的变化,但诗人的思念之情却未曾改变。

2. 应无故国梦,谁怨武陵春。 - 故国梦可能是指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这里的“应无故国梦”却暗示了诗人可能已经不再频繁地梦到家乡,或许已经习惯了新的生活。至于“武陵春”,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春色”,指代诗人和朋友们共同的美好时光。诗人在这里表示,即使有美好的回忆,但思念的焦点现在已经转向了远方的朋友。

3. 信杳愁归雁,书成问去人。 - “信杳”指的是书信久未到达,“愁归雁”表达了诗人因没收到朋友的回信而担忧,就像归雁一样令人牵挂。诗人写信给朋友,询问他们的近况,但回信迟迟未到,令人忧心。

4. 中心不可寄,绿水与红尘。 - “中心不可寄”指的是思念之情无法寄托。诗人将这种难以言说的思念之情比作“绿水与红尘”。“绿水”象征着清澈、纯净的美好情感,“红尘”则代表了现实世界中的复杂与喧嚣。这两者都难以寄托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复杂而难以言表的思绪。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们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和友情变化的感慨。尽管外界环境和情感状态在不断变化,诗人依然坚守着对朋友的思念,即使这种思念难以表达和寄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