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文江谒少保邹南皋先生赋赠

四十馀年社稷身,东山云物独教亲。
到来天地伤多事,归去江湖尚有人。
一疏曾闻摧虎豹,千秋已见上麒麟。
为园深谷无他好,但种葵花就日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为纪念一位名为邹南皋的官员而作。邹南皋曾为国家服务了四十余年,晚年回到故乡的山水间,依旧受人尊敬。诗中通过几个意象和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邹南皋的敬仰之情和对其晚年生活的感慨。

1. “四十馀年社稷身”:邹南皋为国家服务了四十余年,说明他长期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建设。这里“社稷”指的是国家,邹南皋对国家的贡献颇大。

2. “东山云物独教亲”:邹南皋晚年回到故乡,这里的“东山”可能指的是他的故乡或者他早年生活的地方。作者用“云物”来形容故乡的山川景物,说这些景物仿佛对邹南皋特别亲切。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对邹南皋晚年归乡的感慨。

3. “到来天地伤多事,归去江湖尚有人”:邹南皋到来时,天地间发生了许多忧愁的事情;但他离开时,故乡还有人记得他。这一句既体现了社会的复杂和动荡,也表达了人们对邹南皋深深的怀念。

4. “一疏曾闻摧虎豹,千秋已见上麒麟”: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一疏”指的是邹南皋曾经上奏章反对不正之风,对抗权贵;“摧虎豹”比喻他的直言敢谏;“麒麟”则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这里“千秋已见上麒麟”意味着邹南皋的高尚品德和卓著功绩将被永远铭记。

5. “为园深谷无他好,但种葵花就日新”:邹南皋晚年在深谷中修建了一个园子,只种葵花,葵花向着太阳而生,象征他永远面向光明,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这里赞美了邹南皋晚年的高洁品格和乐观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邹南皋生平和晚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其伟大贡献和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