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调任时的场景,充满温情和百姓的不舍。
前两句写官员离开时的情景:他戴着被露水打湿的官帽("露冕"),在春天前往若耶溪一带(今浙江绍兴)。当地百姓因为感念他的恩惠("怀惠"),甚至想跟着他搬家。这里用"野人"(乡野之人)的朴实反应,侧面烘托出这位元使君是个深得民心的好官。
后两句切换到淮阴郡(今江苏淮安)的早春景象:在二月的春风里,只看见一树棠梨花孤独开放。这里暗含深意——棠梨在古代常被种植在官府旁,象征官员的德政。现在只剩一树花开,暗示百姓对离任官员的思念,就像看着曾经见证德政的棠梨花一样依依不舍。
全诗通过百姓想搬家、棠梨花的意象,不直接写"舍不得",却把民众对好官的眷恋表达得含蓄动人。最妙的是用两地春景的切换,自然串联起调任途中的人情之美,展现了中国古代"父母官"与百姓之间理想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