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禅修圣地——南安岩,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厌倦。
前四句写景:陡峭的岩石仿佛连接着天空,千百年来人们都说这是定光佛(一位高僧)修行的地方。这样的仙境不知天上哪里才有,在人间其他地方肯定找不到。诗人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南安岩的神奇独特,像人间仙境般美好。
后四句抒情:在带着香味的山风中迎接新月,在诵经声里看夕阳西下。诗人感叹自己被名利驱使,整天忙碌,恨自己不能来这里抛开一切烦恼。通过对比寺庙的宁静祥和与自己为名利奔波的疲惫,强烈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渴望。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对比手法":把寺庙的宁静与世俗的忙碌对比,把理想中的生活与现实处境对比。语言清新自然,就像在和我们聊天,说"这地方真好,可惜我不能常来",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的遗憾和向往。
宋思远
宋思达,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为大理评事(《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五)。宁宗庆元六年(一二○○),知汀洲(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嘉泰二年(一二○二)由刑部郎官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三二)。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