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暮春有感》写的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在暮春时节触景生情的感慨。
前两句"客边情绪苦多违,光景那堪过眼非"直白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苦闷——事事不如意,眼前的好风光也留不住,转眼就变了样。这里的"光景过眼非"用现代话说就是"好景不长",暗含时光流逝的无奈。
后两句"不觉此身忙里老,忍看春色雨中归"更递进一层:在忙碌中突然惊觉自己已经老了,却还要强忍心痛,看着春雨中最后的春色渐渐消失。"忍看"二字特别打动人心,既有不得不接受的苦涩,又有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不舍。
全诗最妙的是把人生两种无奈交织在一起:一是空间上的无奈(作客他乡),二是时间上的无奈(青春老去)。诗人用暮春风雨这个具体场景,把抽象的愁绪变得可见可感——就像我们看着窗外雨打落花,突然想起自己在外打拼多年,而最好的年华已经悄悄溜走的那种复杂心情。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