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野的宁静画卷,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深远的意境。
开篇"野渡烟迷谷"就像电影镜头:荒凉的渡口被雾气笼罩,山谷若隐若现。紧接着"寒潭水涨沙"让读者仿佛看到冬日潭水漫过沙洲的冷清景象。"入云千万岫"用夸张手法表现群山高耸入云的壮观,而"出坞两三家"突然把视线拉回人间,几户人家点缀其间,形成强烈对比。
中间四句继续用细节丰富画面:古老的石缝间泉水仍在流淌,空寂的山谷里野菊独自开放。这两个"静中有动"的描写特别传神,让荒凉中透出生命力。结尾"柳塘冰欲结"带出冬日的寒意,而"相对祇栖鸦"用乌鸦的对望,巧妙传递出人与自然的孤独共鸣。
全诗就像用文字作画,每一句都是精心勾勒的笔触。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白描,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孤寂之美。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意境,在简朴的画面中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