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

故人音信绝,对月动相思。
清露滴红叶,此怀当告谁。
秋风广陵郭,正是望涛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中秋夜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老朋友很久没有消息了,望着月亮忍不住想念。这里用"音信绝"三个字,把那种失去联系的失落感写得特别真实。

中间四句用景物烘托心情:红叶上的露水静静滴落,就像诗人无人倾诉的思念;秋风吹过广陵城(扬州古称),正是看钱塘江大潮的时节。这里"清露滴红叶"的画面特别美,把无形的思念变成了看得见的露珠;而提到看潮的季节,暗示往年这时都是和朋友一起度过的,现在却只能独自怀念。

整首诗就像在跟月亮说话,把不能对别人说的心事都告诉了月亮。语言干净利落,没有刻意堆砌辞藻,但每个字都透着深深的思念。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克制的情感——明明很想念,却只是静静看着露水滴落,让秋风带走心事。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比大声呼喊更让人感动。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