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徐监簿韵贺吴侍郎新第落成 其二

词源本本自欧苏,胸次湖江跨楚吴。
纵未押班坐鸱閤,亦须开府佩麟符。
拂衣太华今无放,卜筑中条昔有图。
久矣笙竽喧众耳,新声待奏凤将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祝贺一位姓吴的官员新宅落成而写的。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段四句夸赞主人的才华和地位。说他写文章的本事是从欧阳修、苏轼这些大文豪那里学来的,胸中装着五湖四海的见识。虽然还没达到最高官职("押班坐鸱閤"指宰相之位),但已经是可以镇守一方的大官了("开府佩麟符"指担任重要地方官职)。

中间两句用两个典故描写新宅。说主人像古人一样潇洒——"拂衣太华"用李白傲视权贵的典故,"卜筑中条"用唐代隐士在中条山建房的典故。既夸住宅选址好,又暗示主人既有文人风骨又有隐士情怀。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说:听腻了那些陈词滥调("笙竽喧众耳"),就等着听您这新宅里传出凤凰般的新声音("凤将雏"比喻新颖佳作)。这既夸主人会带来新气象,也暗含对官场陈腐风气的批评。

全诗妙在把贺新房这事写出了深度:既不失礼节地夸了主人,又借题发挥表达了文人理想,还用"新声"寄托了对革新风气的期待。用典自然不堆砌,赞美真诚不肉麻,展现了宋代文人贺诗的高明写法。

释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