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石
烽火连天明社屋,国亡家破仇谁复。忽闻美人亦被收,多情转效秦廷哭。
恸哭上书为请兵,数行血泪啼鹃声。素练系肩衣如雪,负弩前驱玉关行。
关内蚁贼二十万,横海列阵来酣战。狂风飞瓦尘蔽天,咫尺敌人不相见。
我师先作壁上观,两军迸出刀光寒。觱篥声催阵云黑,鹳鹅队舞夕阳残。
忽讶神兵来天上,长弓大剑辽东将。马上健儿齐丧胆,纷纷遁走觊歌唱。
只缘红粉定燕京,箫鼓重逢倍有情。怪底将军多反覆,君亲恩不及倾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悲壮又带点讽刺的历史故事,核心是"美人救国"的戏剧性情节。
开篇用"烽火连天"描绘国家危亡的惨状,带出主角——一位为救国而哭泣上书的美人。她穿着白衣素服(象征纯洁忠贞),像古代使者一样奔赴战场求援。这里"啼鹃声"的比喻很妙,杜鹃啼血常象征悲愤,暗示她哭求时撕心裂肺的状态。
中间战斗场面写得像电影镜头:狂风飞沙遮天蔽日,敌军多得像蚂蚁("蚁贼"),两军刀光剑影厮杀。最精彩的是转折——辽东军队像天兵天将突然杀到,吓得敌人屁滚尿流。这里"长弓大剑"四个字就勾勒出精锐之师的威风。
但结尾才是全诗灵魂:国家靠美人搞定的("红粉定燕京"),胜利后庆功宴上将军们对美人比对皇帝还热情。最后两句直接开嘲讽:这些反复无常的将军啊,原来对君王的忠诚还不如对美人的迷恋!"倾城"用得很妙,既指美人颜值倾国倾城,又暗示将军们为美色倾倒的丑态。
全诗像部微缩史诗:有战争大场面,有美人救国的传奇,最后用"英雄难过美人关"的反转,狠狠讽刺了那些表面忠义的将领。语言上善用对比(白衣美人vs黑云战场)、比喻(把军队比作鹳鹅舞蹈),画面感极强,普通人读也能在脑海里自动播放这部"古装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