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水间的闲适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
前两句写景:隐士的家被弯弯绕绕的山水环绕,春天的树林翠绿茂密,层层叠叠。这里用"萦洄"和"环合"两个词,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环境对居所的温柔拥抱。
中间四句写生活日常:他有时沿着溪边散步,随手拨弄垂柳;有时靠在栏杆上,悠闲地数着飘落的花瓣。大自然滋养着千万种花草("万卉万葩"),而这一片山水("一丘一壑")就是他的整个世界。这些动作描写特别有画面感,把隐士惬意的生活状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最后两句抒情:插着鲜花的花瓶旁是他快乐的小天地,在这里他不会因为看到景物变化而伤感。这说明主人公真正享受当下,不为外物所扰,达到了陶渊明式的超然境界。
全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把一个与世无争的隐士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对平淡生活的真心喜爱——数落花、看草木生长这些小事,在他眼里都充满乐趣。这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显得尤为珍贵。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