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斋书事

客里吟情懒,天涯望欲昏。
断云流涧水,残月照衡门。
猿啸它山树,砧声何处村。
浮名身外事,於此不须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黄昏时分孤独沉思的场景。诗人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把内心的疲惫和对名利的看淡表达得淋漓尽致。

开篇"客里吟情懒"直接点出游子身份和低落情绪——人在他乡,连写诗的心情都没有了。"天涯望欲昏"进一步强化孤独感,站在遥远异乡望着天色渐暗,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用四个精巧的意象勾勒出黄昏景色:山涧流动的碎云、月光照着简陋的柴门、远处山林的猿啼、不知哪个村落的捣衣声。这些看似平常的景物,组合在一起却营造出空旷寂寥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个站在暮色中出神的身影。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突然看透:那些虚名都是身外之物,此刻都不值得放在心上。这种顿悟不是刻意说教,而是前面景物铺垫后自然得出的感悟,显得特别真实动人。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说最深的感触。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般娓娓道来,却能让每个在外打拼的人产生共鸣——那些疲惫时刻、突然的豁达,不正是我们都有过的体验吗?

释斯植

释斯植,字建中,号芳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曾住南岳寺,晚年筑室天竺,曰水石山居。与同时诗人胡三省、陈起等多有唱酬。《南宋六十家小集》收有《采芝集》及《采芝续稿》各一卷(续稿有理宗宝祐四年自跋)。事见本集及《续稿跋》。释斯植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采芝集》编为第一卷,《采芝续稿》编为第二卷。校以读画斋本《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