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的画面,诗人看到篱笆间的牵牛花,触景生情想起了故人懿庵。
前四句写景:
秋天的气息弥漫在空中,微弱的阳光刚刚透出淡淡的光辉。篱笆边的牵牛花呈现出深紫的颜色,藤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里用"深碧紫"形容牵牛花的颜色,"小霏微"描写藤蔓在风中轻柔摆动的样子,画面感很强。
后四句抒情:
诗人坐在酒桌前,望着这些花朵,不禁想起故人。打开林间小屋的门扉,心中充满惆怅。对故人的心意依然如故,可为什么时光却如此无情地带走了过去的美好?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特别是最后两句"故心犹宛尔,何事岁华违",用直白的语言道出了"我的心意依旧,可时光为何要改变一切"的感慨,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诗中"篱花"指的就是牵牛花,这种清晨开放的花朵更增添了时光易逝的伤感。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想念故人,而是通过描写牵牛花、微风、晨光这些细节,让思念之情自然流露,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