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汉月生辽海,朣胧出半晖。合昏玄菟郡,中夜白登围。
晕落关山迥,光含霜霰微。将军听晓角,战马欲南归。

现代解析

《关山月》是一首描写边关夜色的战争诗,通过月光的意象串联起战场上的肃杀与将士的思乡之情。

开头四句用月亮升起的过程,暗喻战事从酝酿到爆发的节奏。"汉月生辽海"用月亮从海平面初升,比喻战争阴云在辽东地区逐渐形成;"朣胧出半晖"描绘月光朦胧的状态,暗示局势不明朗;"合昏玄菟郡"指月光完全笼罩边关城池时,战事已经迫近;"中夜白登围"用历史典故(汉高祖曾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暗示军队陷入包围。

后四句转向月光下的战场细节。"晕落关山迥"写月光在群山上投下清冷的光晕,突出边关的遥远孤寂;"光含霜霰微"描写月光中夹杂着细碎的霜雪,暗示环境的严酷。最后两句最动人:将军在黎明号角声中,发现战马都朝着南方(家乡方向)躁动不安——这个细节巧妙揭示了连战马都思念家乡,何况是人呢?

全诗最妙的是把月亮作为"旁观者",既照亮了战场全景,又见证了将士的乡愁。没有直接写血腥厮杀,但通过月光下的景物细节,让读者自己感受到战争的压抑和人性对和平的渴望。尤其是结尾的战马细节,比直接写士兵思乡更有感染力,展现出诗人高超的含蓄表达技巧。

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