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毛

深深四檐雨,眇眇一枝灯。
酒尽独愁妇,家贫全似僧。
中年多感慨,同好少交朋。
自省空诸有,霜毛未可憎。

现代解析

这首诗《霜毛》描绘了一个中年人在雨夜独处时的孤寂与自省,语言平实却充满感染力。

前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清冷的生活场景:屋檐下雨水滴落,一盏孤灯微弱闪烁。家中贫穷如寺庙般清冷,酒喝完了,只剩忧愁的妻子相伴。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主人公生活的困顿与精神上的孤独。

中间两句直抒胸臆:人到中年容易感慨万千,但志同道合的朋友却越来越少。这种"中年危机"的体验非常真实,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最后两句是全诗亮点:虽然通过自省明白了"万物皆空"的道理,但看着镜中白发(霜毛),依然无法完全释怀。这种矛盾心理非常真实——理智上懂得放下,情感上却难以超脱。诗人用"未可憎"这个含蓄的表达,既承认了对衰老的无奈,又带着些许自我宽慰。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场景承载深沉的人生感悟,既写出了物质生活的窘迫,又展现了精神层面的挣扎。最后那个对着白发若有所思的形象,让每个经历岁月打磨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