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杨

和议谁因责李光,先攻同党见刚肠。
为问黄岩花几种,何如白石泪千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咏杨树,实则借物喻人,暗藏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政治隐喻。

前两句"和议谁因责李光,先攻同党见刚肠"借用南宋历史典故:李光本是主战派,后因形势所迫参与议和,反被同阵营者攻击。诗人用"刚肠"讽刺那些对同僚更苛刻的"自己人",暗示政治斗争中往往对内部人更残忍。

后两句笔锋一转,用黄岩(可能指代权贵居所)的繁花与白石(象征坚贞)的泪水对比:权贵门前的风光,怎比得上志士不屈的悲愤?"泪千行"既描绘杨树飘絮如泪,又暗喻忠臣的冤屈。

全诗妙在双关——看似写杨树的柔韧与悲情,实则通过历史典故揭露政治现实的残酷:派系斗争中,妥协者两面受敌,而真正的坚守者往往孤独落泪。诗人用杨树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历史轮回中那些被误解的忠良之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