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曲

离离翠叶晴,夜夜春蚕声。
小姑腕如雪,博得雄鸠鸣。
提筐语相促,攀枝上茅屋。
日午不得还,鸡啄臼中粟。
灶冷火无烟,乞火隔山前。
宁可误儿饥,不可误蚕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村少女采桑养蚕的辛劳生活,充满画面感和生活气息。

前四句用鲜明的色彩对比:阳光下翠绿的桑叶、雪白的手臂、斑鸠的鸣叫,勾勒出春日采桑的明媚场景。"小姑腕如雪"既表现少女的青春美丽,也暗示她长期在户外劳作的肤色。

中间四句展现劳动的艰辛:少女们互相催促着采桑,从早忙到中午,连鸡偷吃家中粮食都无暇顾及。攀爬茅屋的细节生动体现了采桑的不易。

最后四句通过"灶冷无烟"的细节,突出养蚕人家废寝忘食的状态。宁可自己挨饿也不耽误蚕宝宝进食的心理,既表现养蚕的紧迫性,也暗含对蚕农贫困生活的同情。

全诗用白描手法,通过采桑、喂鸡、借火等日常片段,展现农村少女勤劳质朴的形象。语言清新自然,像一组流动的镜头,让读者仿佛看到少女们在桑林间忙碌的身影,听到春蚕咀嚼桑叶的沙沙声。诗中透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理解,对平凡生活中诗意的捕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