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讲的是修行人达到顿悟境界时的状态,用几个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心灵彻底自由的感受。
前两句"扫尽葛藤与知见,信手拈来全体现"说的是摆脱了所有思想束缚后的状态。"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杂念,"知见"指固化的知识观念。当把这些都清除后,真理就像随手可摘的果实一样自然呈现。
后两句"脑后圆光彻太虚,千机万机一时转"用两个超现实的意象:脑后发出照亮宇宙的光芒,所有机缘在瞬间转化。这是在形容开悟时那种照亮一切、掌控万物的精神境界,不是真的有神通,而是比喻心灵彻底觉醒时的通透感。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突破束缚后的痛快感。就像一个人突然卸下所有包袱,发现真理其实一直就在手边,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通透。这种境界虽然玄妙,但诗人用"扫尽""信手拈来"这样生活化的动作,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那种豁然开朗的体验。
释觉阿上
释觉阿上人,俗姓滕,日本国人。年十四得度受具,习大小乘有声。年二十九,属商者自华回,言禅宗之盛,遂奋然拉法弟金庆渡海,拜灵隐佛海禅师。次年秋,辞游金陵,抵长芦江岸,闻鼓声忽大悟,返灵隐,作五偈述所见,辞佛海东归,住睿山寺。为南岳下十六世,灵隐佛海慧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