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访友人
朝雨过清溪,风生水云活。
馀霞散城表,残虹霁天末。
青山如拱人,万黛浓欲泼。
小桥通幽径,林尽见疏豁。
坐石埽菭花,登峰拊藤葛。
隔树透晨烟,依依一痕抹。
遥仪素心人,越夕成契阔。
抱琴叩柴关,相见慰饥渴。
馀霞散城表,残虹霁天末。
青山如拱人,万黛浓欲泼。
小桥通幽径,林尽见疏豁。
坐石埽菭花,登峰拊藤葛。
隔树透晨烟,依依一痕抹。
遥仪素心人,越夕成契阔。
抱琴叩柴关,相见慰饥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清晨,诗人去南山拜访好友的清新画面。全诗就像一组流动的山水镜头,充满自然生机与人间温情。
开篇四句是"天气直播":晨雨刚停,溪水清澈见底,风吹云动像活了过来。天边晚霞渐渐消散,彩虹残影挂在天际。这里用"活"字形容水云,让自然景物突然有了生命力。
接着镜头转向"山色特写":青山像在拱手迎接行人,漫山青翠浓得仿佛要流淌下来。这里把静止的山写成了会动的、有礼貌的朋友,非常生动。
中间六句是"进山vlog":走过小桥幽径,穿过树林突然视野开阔。坐在石头上拂去苔花,攀登山峰拉着藤蔓。透过树林看见晨雾像轻纱般飘着。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跟着诗人一起爬山,能闻到苔藓的清香,摸到粗糙的藤蔓。
最后四句点明主题:原来诗人是来见思念已久的老友。抱着琴敲响柴门,相见时那份喜悦就像渴极了喝到甘泉。把友情比作"解渴",说明这次见面他们有很多心里话要倾诉。
全诗妙在:
1. 动态描写:云会"活",山会"拱",把静景写活
2. 色彩浓烈:万黛浓泼、残虹晚霞,像调色盘打翻在山间
3. 情感自然:从赏景到思人,最后相见欢欣,情感流转十分流畅
就像看了一部山水纪录片,既有绝美风景,又有温暖人情,让人想立刻去山里走走,或者拜访久违的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