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茶

绮阴攒盖,灵草试奇。
竹炉幽讨,松火怒飞。
水交以淡,茗战而肥。
绿香满路,永日忘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试茶》用生动的画面感,描绘了一场充满雅趣的品茶活动。全诗像一组动态镜头,把煮茶、品茶的乐趣展现得淋漓尽致。

前两句"绮阴攒盖,灵草试奇"先营造环境:树荫像华盖一样浓密,珍贵的茶叶(灵草)正等待展示它的独特风味。这里用"攒盖"形容树荫的浓密,"试奇"暗示即将开始的品茶就像一场奇妙的探索。

中间四句是煮茶的特写:"竹炉幽讨"写文人们围着竹炉低声讨论,"松火怒飞"中火焰的跃动与"怒"字的反差感很有趣——明明是煮茶这种雅事,火苗却像有脾气似的跳动。"水交以淡,茗战而肥"用拟人手法,说清水与茶叶相遇后,水因茶而不再平淡,茶叶吸水后舒展开来就像"发胖"一样,这个"肥"字用得特别鲜活。

最后两句"绿香满路,永日忘归"是高潮:茶香不仅飘满小路,更让人沉醉到忘记时间。这里的"绿香"把视觉的绿与嗅觉的香结合,而"永日忘归"四个字,把品茶带来的超然享受说得特别到位。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把煮茶过程写得像武林高手过招("茗战"),二是用"怒飞""肥"这些看似不雅的词来写雅事,反而让画面活了起来。读完仿佛能看见跳动的火苗、舒展的茶叶,闻到满路的茶香,体会到古人那种因一杯好茶而物我两忘的闲适心境。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