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武诗
其人为霸则有馀,其诗为帝非不足。
大风之歌秋风辞,视之魏武竹弟肉。
数千年来魏及唐,杜甫曹操相低昂。
白也慷慨孙郎比,东西争帝将雁行。
虎踞龙盘天子气,魏曹终有并吞势。
少陵野老目无之,大声不背引车避。
大风之歌秋风辞,视之魏武竹弟肉。
数千年来魏及唐,杜甫曹操相低昂。
白也慷慨孙郎比,东西争帝将雁行。
虎踞龙盘天子气,魏曹终有并吞势。
少陵野老目无之,大声不背引车避。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评价了曹操和杜甫两位历史人物,核心观点是:曹操更适合当霸主而非帝王,而杜甫的诗歌成就其实不输帝王气象。
开篇四句直接点题:
1. 说曹操当霸主很合适,但以帝王标准看也不差
2. 将刘邦《大风歌》、汉武帝《秋风辞》与曹操诗对比,认为曹诗像"竹弟肉"(可能指虽非珍馐但别有风味)
中间六句展开历史对照:
1. 把数千年的魏(曹操)和唐(杜甫)相提并论
2. 说李白(白也)的豪迈堪比孙权(孙郎),形成东西争霸之势
3. 用"虎踞龙盘"形容曹操确实有帝王气概和统一天下的潜力
结尾两句突然转折:
1. 指出杜甫(少陵野老)根本看不上这种帝王气象
2. 用"大声不背引车避"的生动描写,表现杜甫坚持自我、不向权贵低头的文人风骨
全诗妙在:
- 用"争霸"比喻文学成就,把诗人比作帝王将相
- 通过曹操的"霸主气质"反衬杜甫的"文人傲骨"
- 最后两句突然"翻盘",在比较中突然抬高杜甫地位
本质上是在说:曹操再厉害终究是权力场中人,而杜甫不慕权贵的文人品格才是更高级的"帝王气象"。这种把文学品格与政治地位对照的视角非常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