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纪游四首 其一

高人欣相迎,山门带流水。
风生珠树间,月窥镜池里。
触景遂成迷,应接殊未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山中游玩的惬意场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开头两句写主人热情迎接,山门旁有潺潺流水,立刻营造出亲切自然的氛围。"高人"可能指山中隐士或寺院僧人,流水则暗示环境的清幽。

中间两句用"风"和"月"两个意象勾勒出灵动的夜景:风吹过枝叶繁茂的树林,月光倒映在如镜的池水中。"珠树"形容树叶在月光下像珍珠般闪烁,"窥"字把月亮拟人化,显得俏皮可爱。

最后两句写诗人被美景陶醉,感觉看不够。用"迷"字表达沉醉的状态,"应接不暇"的直白说法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目不暇接的快乐。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一段短视频:从主人相迎的温馨开场,到风吹树摇、月映池面的空镜特写,最后以诗人流连忘返的主观镜头结束。没有深奥的道理,就是单纯记录遇见美好风景时的欢喜心情,让人读着也能会心一笑。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