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麓 其四

天低暮霭薄,返照明村西。
芳洲采杜若,枉渚搴留夷。
秋花黄未开,叶落灵均祠。
湘波流浩浩,遗恨空凄凄。
白云自往还,帝子降何时。
风裳与水佩,缥缈不可期。
轻舟泛明月,归客苍烟迷。
江鹜如解意,争随帆影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黄昏时分的湘江景色,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淡淡的惆怅。

开头四句像一幅水墨画:暮色中天幕低垂,夕阳余晖洒在西边的村落。诗人在芳草丛生的小洲采摘杜若(香草),在弯曲的河岸采集留夷(另一种香草)。这些香草在古代常用来祭祀,暗示着即将展开的怀古主题。

中间六句情感逐渐深沉:秋日的黄花还未绽放,屈原祠前的树叶已纷纷飘落。湘江水浩浩荡荡流淌,仿佛诉说着千古遗憾。白云自由来去,而诗人等待的"帝子"(可能指屈原或湘水女神)却迟迟未现。那些传说中的仙姿玉珮,终究是缥缈难寻的幻影。

最后四句画面转向归途:诗人乘着小船在月光下返航,暮烟笼罩着回家的路。江面上的野鸭似乎懂得人心,争相追逐着船帆的影子飞翔。这个生动的结尾为全诗增添了一丝灵动,也巧妙化解了前文的忧郁情绪。

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将怀古之情与眼前景物交融,展现出中国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典型特色。诗人没有直接抒发感慨,而是让江水、落叶、飞禽都成为情感的载体,使读者能通过画面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怅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