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台

亭枕临漳一水阴,半空云雾锁寒林。
山从天宝来鸾远,基辟开元历代深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临漳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让我们一起来简单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首先,“亭枕临漳一水阴”,这里的“亭”指的是一座小亭子,它坐落在临漳河边,河边的水在阳光下显得有些阴凉。这句话让我们想象出一幅画面:一个安静的亭子,旁边是宽阔的河流,河水在阳光下反射着凉爽的光。

接着,“半空云雾锁寒林”,这里的“寒林”指的是寒冷的树林。半空中弥漫着云雾,好像是把树林笼罩住了,给人一种清冷、幽深的感觉。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宁静的自然景象。

再来看“山从天宝来鸾远”,这里的“天宝”是一个地名,而“鸾”是一种神话中的鸟类,象征着高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山势一直延伸到天宝,仿佛有神秘的鸾鸟在那里飞翔,给人一种遥远而高远的感觉。

最后,“基辟开元历代深”,这里的“开元”是唐玄宗的一个年号,代表一个时代。这句话讲的是这个亭台的基础建立得很久远,历经了多个朝代,根基深厚。它告诉我们,这个亭台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临漳台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历史的悠久,引发我们对自然和历史深深的敬畏之情。

李则

宋漳州龙溪人,字康成,号益壮翁。高宗绍兴十二年中特奏名。授桂岭主簿,摄富川令,调德化,所至有惠政。其学得之程、苏二家,教人以仁义为本。杨汝南、李恂辈皆出其门。有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