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题画① 其四

三白长教见蜡前,丰登太史已书年。
今朝雪意千山霁,絮压峰尖上接天(吴福助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的壮丽画面,语言简洁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三白长教见蜡前,丰登太史已书年"说的是:连续三场大雪("三白")在腊月前就早早降临,这预示着来年会是丰收的好年景(古人认为冬雪能冻死害虫,滋润土地)。"太史"指记录天象的官员,这里暗示瑞雪兆丰年的吉兆已被官方记载。

后两句"今朝雪意千山霁,絮压峰尖上接天"是整首诗的精华:今天雪后初晴("霁"),千万座山峰都披上了银装。诗人用"柳絮"比喻雪花,说厚厚的积雪压在峰顶,仿佛一直堆到了天上。这个比喻既写出了雪的轻盈蓬松感,又通过"上接天"的夸张手法,突出了山势之高、雪势之盛。

全诗通过"蜡前雪""千山霁""絮压峰"三个递进的画面,由远及近地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层次感。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刻画,传递出对瑞雪的欣喜和对丰收的期待。特别是"絮压峰尖"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雪景写得充满动感和生命力,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蓬松的积雪在山巅颤动的景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