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咏出土文物
朽骨今尘土。
夺天工,缕金缀玉,灿然如故。
长信宫中宫女在,恭执璃灯一炷。
孰念伊伤心无数?
作福人间犹未足,敛玑珠百串充坟墓。
谁曾见,鬼开署!
沧桑变幻崎岖路。
试思量,荣华一世,岂非风露?
割地封王今已矣,唯见离离禾黍。
叹庸才只知歌舞。
颠倒史篇重颠倒,计罪行累累多凭证。
山证在,起公诉。
夺天工,缕金缀玉,灿然如故。
长信宫中宫女在,恭执璃灯一炷。
孰念伊伤心无数?
作福人间犹未足,敛玑珠百串充坟墓。
谁曾见,鬼开署!
沧桑变幻崎岖路。
试思量,荣华一世,岂非风露?
割地封王今已矣,唯见离离禾黍。
叹庸才只知歌舞。
颠倒史篇重颠倒,计罪行累累多凭证。
山证在,起公诉。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出土文物为切入点,用现代人的视角对古代权贵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审判。
上阕聚焦文物本身:那些陪葬的金玉器物虽然精美依旧,但尸骨早已化为尘土。词人用"长信宫宫女执灯"的细节,暗指权贵死后还要奴役他人。接着犀利质问:这些人生前搜刮民脂民膏还不够,死后还要用珠宝陪葬,可曾想过地府根本不会开库接收这些财富?
下阕转入历史反思:指出荣华富贵如晨露短暂,当年割地封王的盛况,如今只剩野草萋萋。讽刺统治者沉迷歌舞享乐,却不知改写的历史终将被重新修正。最后以"山岳作证"的拟人手法,让自然成为历史罪行的见证者,发出震撼人心的审判宣言。
全词最精彩的是古今对话的视角:让出土文物成为控诉者,用"公诉"这样的现代司法术语,赋予历史批判新的力度。通过"珠宝陪葬"与"尸骨成灰"的强烈对比,揭示剥削者的虚妄,传递出"历史终将公正"的深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