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祭陈贤良祠

不到荒墩已十年,清风祠宇尚依然。
典型人物非无赖,释奠仪文幸有传。
秋月正开丹兔窟,夕阳空下白牛田。
骏奔我欲扬休烈,再拜还歌九柏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十年后重访陈贤良祠的感怀之作,充满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写作者十年后重访祠堂,虽然时光流逝,但祠堂依然庄严肃穆。"清风"二字既写实景,又暗喻先贤的高洁品格。中间四句形成对比:先写陈贤良这样的楷模人物绝非平庸之辈,祭祀礼仪也得以传承;后笔锋一转,用"秋月"、"夕阳"等意象暗示时光无情,曾经的功业如今只剩寂寥。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作者想要弘扬先贤美德,虔诚祭拜并献上诗篇。

全诗通过时空交错的手法,将祠堂的永恒与人事的变迁相对照。语言平实却富有深意,比如"丹兔窟"(月宫)、"白牛田"(落日余晖)等意象既点明秋祭时节,又暗含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最后以行动作结,体现了对先贤精神的传承决心,使怀古之情不流于伤感,反而显得积极向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