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行杂咏 其三

羊岭鹅溪古战场,黄头九百赭碉房。
正嘉剿抚均无策,漳腊何曾是大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代战场的荒凉景象,暗含对历史用兵策略的反思。

前两句写景:羊岭、鹅溪这些曾经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如今只剩下黄头(可能指少数民族)聚居的简陋碉房(军事防御建筑)。"赭"字暗示这些建筑是用红土砌成,显得粗犷原始。

后两句转入议论:无论是正德年间(1506-1521)的武力镇压,还是嘉靖年间(1522-1566)的怀柔政策,都没能真正解决问题。最后反问"漳腊(地名)哪里算得上真正的荒蛮之地呢?",实际是讽刺朝廷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视为蛮荒之地的错误认知,暗示民族矛盾源于治理不当而非地域差异。

全诗通过战场遗迹的今昔对比,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单纯的武力征服或表面安抚都不能实现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消除文化隔阂与地域偏见。诗人用"何曾是大荒"的反问,尤其发人深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