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舟中

东风溪水碧涟涟,溪上青萝独系船。
正是落花寒食夜,水烟沙月又鸣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食节夜晚的溪边小景,充满宁静又略带忧伤的美感。

前两句写景:春风吹拂下,溪水泛起碧绿的波纹,一条小船独自系在长满青萝的溪岸边。这里用"碧涟涟"形容溪水的清澈灵动,"独系船"暗示了环境的幽静无人。

后两句转入抒情:正是寒食节落花纷飞的夜晚,水面雾气朦胧,沙滩映着月光,突然传来杜鹃的啼叫声。诗人通过"水烟"、"沙月"营造出朦胧清冷的氛围,而杜鹃的鸣叫(传统诗词中杜鹃常代表思乡或哀愁)为画面添了一丝凄清。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极简的笔墨勾勒出寒食夜特有的静谧与微凉
2. "落花"与"鸣鹃"暗含时光流逝的淡淡愁绪
3. 水、船、花、月、鸟等意象自然组合,如同水墨画般清新淡雅
4. 最后突然出现的鸟鸣,让静态画面顿时有了声音的维度

这种写法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春夜溪边,感受到诗人观察自然时细腻入微的感触,以及他面对春光易逝时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