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索岭
关岭插云星躔微,嵖岈斗绝排天扉。
鹧鸪含愁蛇倒退,猿猴失势鸦难飞。
千盘万叠寒烟雾,毛寒骨悚临危鞿。
罗鬼花苗铁胫挺,披蓑顶笠如突豨。
山腰大竹立万戟,飞泉殿础寒侵衣。
云昔武乡辟荒服,纶巾羽扇穷钩乱。
是时将种了英发,阔刀大马从指挥。
擒纵功成百蛮泣,稽颡罗拜宾天威。
至今岭上勤伏腊,猺舞盘姗鹿豕肥。
铜鼓隆隆震哀壑,香烟郁若含浽澄。
往事如尘风树吼,荒哉谁与论是非。
巉岩祠宇表天末,西南万里罔敢违。
虽无其人亦不朽,用慑殊种防突围。
雄爽奕奕懔若睹,乃公是子古所希。
壁垒巍峨山鬼啸,天阴日黯瞻灵旂。
鹧鸪含愁蛇倒退,猿猴失势鸦难飞。
千盘万叠寒烟雾,毛寒骨悚临危鞿。
罗鬼花苗铁胫挺,披蓑顶笠如突豨。
山腰大竹立万戟,飞泉殿础寒侵衣。
云昔武乡辟荒服,纶巾羽扇穷钩乱。
是时将种了英发,阔刀大马从指挥。
擒纵功成百蛮泣,稽颡罗拜宾天威。
至今岭上勤伏腊,猺舞盘姗鹿豕肥。
铜鼓隆隆震哀壑,香烟郁若含浽澄。
往事如尘风树吼,荒哉谁与论是非。
巉岩祠宇表天末,西南万里罔敢违。
虽无其人亦不朽,用慑殊种防突围。
雄爽奕奕懔若睹,乃公是子古所希。
壁垒巍峨山鬼啸,天阴日黯瞻灵旂。
现代解析
这首《关索岭》描绘了贵州关索岭的险峻风光和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同时融入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八句)用夸张手法写山的险恶: 开篇就说这座山高得几乎能碰到星星,陡峭得像天门一样。山里鹧鸪叫声哀愁,连蛇都爬不上去,猿猴都站不稳,乌鸦都飞不过。山路像千万层叠在一起的寒雾,让人毛骨悚然。当地少数民族(罗鬼、花苗)像野猪一样灵活,穿着蓑衣在陡峭山路上行走。
第二部分(中间十二句)转入历史回忆: 山上竹林如刀剑,泉水冷得刺骨。这里引出三国诸葛亮(武乡侯)开发西南的往事,当时年轻将领关索(传说中关羽之子)带领军队征服百蛮,让少数民族臣服。至今当地人还在祭祀,跳着瑶族舞蹈,敲着铜鼓纪念这段历史。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抒发感慨: 历史如风中尘埃难以评说,但山上的祠堂依然威严。即使没有具体英雄人物,这种精神也能震慑边疆。结尾处想象英雄魂魄仍在,在阴云密布时仿佛能看到他的战旗飘扬。
诗歌特色: 1. 画面感极强,像电影镜头般从险峻山势切换到少数民族生活,再闪回到历史战场 2. 善用比喻:把竹林比作刀剑,把山民比作野猪,使描写生动 3. 历史与现实交织,通过祭祀习俗展现文化传承 4. 最后点出英雄精神长存的主题,使写景不流于表面
普通人读这首诗,既能感受到贵州大山的震撼风光,又能了解一段民族融合的历史,结尾还引发对英雄精神的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山水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