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泉
渴虹倒吸西江水,万丈老龙飞不起。
三奋三坠下无底,喷为雨雹风霆诡。
一练三帘万玉珠,奋迅奔腾十数里。
水石昼夜万訇,双崖铁立殷空。
日月万古照不到,一峡终年烟雾里。
数尺短松千尺苔,山深六月寒苍。
不知何人暗相报,遂令闯破混沌死。
至今山灵怒游客,百步飞霖射衣履。
山非山,水非水,仙非仙,鬼非鬼,回头洞口云扃矣,千秋万岁何时启?
三奋三坠下无底,喷为雨雹风霆诡。
一练三帘万玉珠,奋迅奔腾十数里。
水石昼夜万訇,双崖铁立殷空。
日月万古照不到,一峡终年烟雾里。
数尺短松千尺苔,山深六月寒苍。
不知何人暗相报,遂令闯破混沌死。
至今山灵怒游客,百步飞霖射衣履。
山非山,水非水,仙非仙,鬼非鬼,回头洞口云扃矣,千秋万岁何时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叠泉瀑布的壮丽奇观,用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神秘感。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六句)写瀑布的狂暴动态
开篇用"渴虹倒吸西江水"这种超现实的比喻,说瀑布像一条干渴的彩虹在倒吸江水,又像被困的老龙在挣扎。接着用"三奋三坠"写水流三起三落的跌宕姿态,把飞溅的水花比作冰雹和雷电,把瀑布比作悬挂的珠帘,突出其奔腾十里的气势。
第二部分(中间七句)写峡谷的幽深神秘
这里描写被瀑布日夜冲击的峡谷:两侧铁青的崖壁震动山谷,阳光永远照不进终年烟雾笼罩的峡谷,石头上只长着矮松和青苔,六月天也寒气逼人。诗人想象是有人泄露了天地秘密,才让这处秘境被人发现,惹得山神至今还在向游客喷水报复。
第三部分(最后五句)写仙境般的奇幻体验
结尾用排比句"山非山,水非非..."强调这里恍若仙境的迷离感。当回头再看时,瀑布入口已被云雾封闭,仿佛在问:这个神秘之地何时会再次开启?留下永恒悬念。
全诗最大特点是赋予自然景观人格化的生命力,把瀑布写成会发怒的神灵,把峡谷塑造成不愿被打扰的秘境。诗中充满"老龙""混沌""山灵"等神话元素,配合"倒吸""喷为""飞射"等强烈动词,营造出既震撼又神秘的氛围,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这个水石相激、云雾缭绕的奇幻世界。
魏源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