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宁庵

高兴何如向子平,男昏女嫁一身轻。
白云在望频登陇,黄发为期少入城。
茧室已营身后计,凤笙时听月中声。
江淮十载风尘满,回首谁应似独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看透世俗、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豁达心境。

首联用"向子平"的典故(东汉隐士,放弃功名隐居),表达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诗人觉得像向子平那样,等儿女都成家后卸下责任,才是最快乐的事。

颔联写隐居生活:常常登上山岗遥望白云(象征自由),因为年纪大了(黄发指老人)很少进城。用"白云"和"黄发"形成色彩对比,画面感很强。

颈联更具体:已经准备好简单的墓室(茧室喻简陋),对死亡很坦然;夜里常听笙乐(可能指自然天籁)。这两句展现超脱生死、享受当下的境界。

尾联是人生总结:在江淮漂泊十年看尽世事纷扰,如今回头看看,有几个人能像我这样活得清醒明白呢?"独醒"用屈原的典故,暗含对世俗的疏离感。

全诗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通过白云、笙声等意象,传递出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卸下重担,找回自我"的人生态度,对现代人也有启发——生活不必太复杂,简单自在才是真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