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平定南方叛乱后的复杂场景,既有胜利的豪情,也暗含对战争的反思。
前两句"乾坤重辟八荒春"用宏大的意象展现天下重归太平的景象,但紧接着"何事中间有末臣"突然转折,带出疑问:为何总有人要造反?这种强烈的对比凸显了和平的珍贵。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南方的历史与现实。"南粤一隅先汉地"指出这片土地自古就是中国领土,"阳樊数世有周民"用典故说明当地百姓本该是顺民。但现实却是"山川惯识旌旗影,道路长愁士马尘",山野间常见军旗飘扬,道路上总见兵马扬尘,暗示这里战乱频发。
最后两句最有深意。表面写凯旋的喜讯,但"剩俘女子载珠珍"这个细节暴露了问题:战利品只剩妇女和财宝,暗示真正的叛军可能早已逃遁,受苦的只是普通百姓。诗人没有明说批评,但通过这个画面让读者自己体会战争的残酷。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明明写的是胜利,却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战争对普通人的伤害;用华丽的开头反衬出沉重的主题;最后看似平淡的收尾,反而留给读者最多的思考空间。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彭秋宇
彭秋宇,度宗咸淳末临安失陷后尚存世。事见《忠义集》卷六。今录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