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城扬州的沧桑变迁,通过今昔对比传递出深沉的怀旧之情。
前两句写眼前景象:城墙的垛口已经风化变平,护城河里淤积着泥沙,在野草丛生的缺口处能看见几户人家。这里用"雉堞平""堑拥沙"等细节,生动表现了古城衰败的样貌。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山河依旧倒映着秋月,但城头传来的已不是往日的繁华之声,而是黄昏的胡笳(暗示战乱)。曾经栽种名贵玉蕊花的亭台,如今长满野草;过去精心培育的鲜花,变成了带刺的蒺藜。通过"玉蕊变野草""鲜花成蒺藜"的意象,突出繁华不再的凄凉。
最后两句最令人感慨:当年皇帝乘龙舟巡游的运河,如今岸边只剩枯死的柳树,连乌鸦都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树枝。这个"枯柳无枝"的画面,把古城衰败写到极致。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破败的城墙推到杂草丛生的庭院,从秋月山河拉到枯柳寒鸦,最后定格在无处栖息的乌鸦上。不用直接抒情,单是这些画面就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叹息。这种"用景物说话"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