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玉笛难吹兔魄苏,几回搔首对清虚,浮云四塞此心孤。
箫史有楼迷绿凤,琴高无路跨红鱼,沉沉夜色酿寒初。

现代解析

这首《浣溪纱》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描写,展现了一个人在寂静夜晚中的孤独与怅惘。

上片(前三句)写夜晚的孤寂感。诗人想用玉笛吹奏,却难以唤醒月亮("兔魄"指月亮),暗示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他多次抬头望天("搔首对清虚"),只见浮云密布,内心倍感孤独。这里用"浮云四塞"比喻重重心事,就像被乌云包围的天空。

下片(后三句)用两个典故表达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箫史"是传说中擅长吹箫的人,能引来凤凰,暗指诗人渴望知音却不可得;"琴高"是仙人,能骑着红鲤鱼飞升,这里反用典故,说自己没有仙缘,无法超脱现实。最后以"沉沉夜色酿寒初"作结,夜色渐深,寒意渐浓,烘托出诗人越来越深的孤寂感。

全诗妙在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用"难吹的玉笛"比喻心事难诉,用"浮云四塞"比喻愁绪萦绕,用"无路跨鱼"暗指现实困境。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清冷孤寂的月夜场景,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那种欲说还休、求而不得的复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