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县三十韵

乘舟至建德,颇爱山水清。
山水虽可爱,人烟苦凋零。
种麦当县前,迂径入县庭。
瓦烁存故基,小小才有厅。
父老匍匐来,形影何伶仃。
再拜泣且言:“弊邑频遭兵。
大则吴楚交,小则侯许征。
逆彼族必夷,顺此身必刑。
逃者冻馁连,窜者疾疫并。
所剩无几户,家家无全丁。
爰从甲辰秋,始见官府明。
令簿来抚绥,曲尽父母诚。
流离渐怀归,沈疴渐苏醒。
田菜固多荒,未免赋役征。
里长纷并缘,科需取余赢。
”语意殊可怜,推言慰其情。
去岁郡守朝,纶音细叮咛:“民为邦之本,本固邦则宁。
今而重伤残,救恤诚在卿。
譬犹涧中鱼,鱼乐涧欲盈。
又如水载舟,水激舟必倾。
此道垂昭昭,卿等当力行。
军乏捐冗条,力役止缮营。
治则待以宽,罚则裁以轻。
耕稼勖有时,教卷资有成。
苟或负所期,宪度亟尔惩。
”恳恳数百言,官庶曾共听。
矧是半月余,捷音下三城。
疆土益广远,礼乐逾作兴。
于叟宜勉旃,行将庆升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到达建德县后的所见所闻,表现了县民饱受战乱之苦,但官府的到来却带来了希望和转变。

起始部分

“乘舟至建德,颇爱山水清。山水虽可爱,人烟苦凋零。” - 诗人通过乘船来到建德县,虽然这里的山水非常美丽,但他发现这里的人烟稀少,一片凋零的景象。

地方现状

“种麦当县前,迂径入县庭。瓦烁存故基,小小才有厅。” - 建德县的农田里种着麦子,诗人沿着弯曲的小径进入县城。尽管县城里还有过去的建筑痕迹,但整体规模很小,只有一个小厅。

当地居民的困境

“父老匍匐来,形影何伶仃。再拜泣且言,弊邑频遭兵。” - 县民们年纪大的人弯着腰前来见诗人,他们的身影在风雨中显得孤单。他们含泪说,建德县频繁遭受战争的侵扰。

战争带来的灾难

“大则吴楚交,小则侯许征。逆彼族必夷,顺此身必刑。” - 建德县多次遭到吴楚和侯许等势力的侵略,如果反抗,则会被夷灭;如果顺从,则会受刑。

民众的生计

“逃者冻馁连,窜者疾疫并。所剩无几户,家家无全丁。” - 逃离的人们因寒冷和饥饿而挣扎,逃跑的人则因疾病而死亡,许多家庭只剩下少数人,甚至一个完整的家庭都难寻踪迹。

政府的到来与缓解

“爰从甲辰秋,始见官府明。令簿来抚绥,曲尽父母诚。” - 自从甲辰年秋天,建德县开始迎来了官府的治理,官员们以诚心安抚民众。

民众的信心

“流离渐怀归,沈疴渐苏醒。田菜固多荒,未免赋役征。” - 民众渐渐有了回家的信念,疾病也渐渐好转。虽然田地和菜园多已荒废,但还是免不了被征收赋税。

官府的恩惠

“里长纷并缘,科需取余赢。” - 由于里长们纷纷请求减免赋税,最终这些要求得到了满足。

诗人的感动

“语意殊可怜,推言慰其情。” - 这些话语非常感人,诗人忍不住也安慰他们。

官府的指导

“去岁郡守朝,纶音细叮咛:‘民为邦之本,本固邦则宁。今而重伤残,救恤诚在卿。’” - 上一年,郡守到此,对他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则国家安宁。现在百姓遭受严重灾害,救济和保护他们是你们的责任。”

官府的具体措施

“譬犹涧中鱼,鱼乐涧欲盈。又如水载舟,水激舟必倾。此道垂昭昭,卿等当力行。军乏捐冗条,力役止缮营。” - 官府强调,要像保护鱼儿一样保护人民,不能让人民受到伤害。就像水能载舟也能倾舟,保护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减少不必要的军队开支,集中力量修缮营垒。

宽严相济的政策

“治则待以宽,罚则裁以轻。耕稼勖有时,教卷资有成。” - 在治理上要宽厚,惩罚要适度,鼓励百姓按时耕作,重视教育。

惩罚不力的后果

“苟或负所期,宪度亟尔惩。” - 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定,将会有严厉的惩罚。

总结

“恳恳数百言,官庶曾共听。矧是半月余,捷音下三城。疆土益广远,礼乐逾作兴。于叟宜勉旃,行将庆升平。” - 官府提出了数百条建议,大家都认真听取了这些指导。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建德县的军事胜利不断传来,疆土扩展,礼乐也更加兴盛。希望你们要努力,将来会迎来和平的好日子。

这首诗通过描述战争的破坏和官府的指导,展现了从困境到希望的过程,充满了对官员治理能力和人文关怀的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