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二日悼同儿成绝句十首 其七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嗟病能医命不能,经过重五病顿增。
四朝粒绝连宵坐,哀此焰残竟灭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朝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作者三十三岁时写下的悼念亡儿之作。诗中通过回忆与病痛的斗争,表达了对亡儿的深切哀悼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首句“嗟病能医命不能”,意思是即便是医生可以治疗疾病,也无法挽回生命。这里,作者感叹的是生命无常,病痛或许可以得到缓解,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生命的终结。

第二句“经过重五病顿增”,这里的“重五”指的是农历的端午节,意思是经过端午节这一天,因为担心或思念亡儿,病痛又加重了。这表达了作者对亡儿的思念之深,以至于在节日中愈发感到孤独和痛苦。

第三句“四朝粒绝连宵坐”,这里的“四朝”具体指的是四个朝代,“粒绝”意味着粮食断绝,“连宵坐”指的是整夜坐着,这描述了作者在亡儿去世后,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因为丧子之痛整夜难眠。

最后一句“哀此焰残竟灭灯”,意思是看着亡儿的光芒(象征希望和生命)一点点消失,最终连最后一盏灯也熄灭了。这象征着亡儿的生命之光彻底熄灭,留给作者的只有无尽的哀伤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描写病痛、节日、饥饿和孤独等情景,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亡儿的无限哀思和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