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成彦邀李益之朱乔年及某一饭适忌日无侑觞者遂迟明日成彦偶在式假以食素谢吾三人朱且行仆因以诗促之
点额万里归,兀坐冷如水。
惭愧北阮贤,为余欣设醴。
既邀折槛朱,仍约骑鲸李。
人乳已方丈,清歌迟皓齿。
那知事大谬,反误占食指。
得鹿傥是梦,翻羹得无鬼。
我生饮红裙,万事空一洗。
所失如猬毛,岂惟一饭耳。
端恐荀陈会,自此参辰矣。
凭公反高阳,勿专兰亭美。
主人或素餐,苏晋端可拟。
何妨具大烹,肉食从客(道光本作可)鄙。
惭愧北阮贤,为余欣设醴。
既邀折槛朱,仍约骑鲸李。
人乳已方丈,清歌迟皓齿。
那知事大谬,反误占食指。
得鹿傥是梦,翻羹得无鬼。
我生饮红裙,万事空一洗。
所失如猬毛,岂惟一饭耳。
端恐荀陈会,自此参辰矣。
凭公反高阳,勿专兰亭美。
主人或素餐,苏晋端可拟。
何妨具大烹,肉食从客(道光本作可)鄙。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请客吃饭却闹出一连串乌龙,最后变成一场充满自嘲的幽默剧。
故事线: 1. 期待落空:邓成彦邀请李益、朱乔年和诗人吃饭,结果当天恰逢"忌日"(可能指斋戒日或特殊忌讳日),不能喝酒吃肉,饭局只好推迟。 2. 荒诞转折:第二天邓成彦又因"式假"(可能是请假或斋戒)只能吃素,而客人朱乔年急着要走,诗人只好写诗催他留下。 3. 自嘲调侃:诗人用夸张比喻形容这场饭局的混乱——本该丰盛的宴席("人乳已方丈"指美食堆满桌)变成素食,像"翻羹得无鬼"(打翻汤羹像闹鬼一样倒霉)。 4. 人生感悟:诗人说自己平时爱喝酒享乐("饮红裙"指宴饮),但这次错过饭局只是人生众多遗憾中的一小件("所失如猬毛")。 5. 幽默收尾:调侃主人邓成彦像"苏晋"(唐代吃斋还偷喝酒的文人),建议他别学兰亭雅集的高雅,干脆大方准备肉食,别让客人觉得寒酸。
诗的魅力: - 接地气的幽默:把一场泡汤的饭局写得妙趣横生,比如用"占食指"(占卜吃饭吉凶)形容自己倒霉,用"得鹿是梦"(典故:郑人得鹿后怀疑是梦)比喻好事成空。 - 朋友间的调侃:表面抱怨主人抠门("素餐"),实则用"苏晋""兰亭"等典故开玩笑,显出亲密关系。 - 豁达心态:虽然错过美食,但诗人一笑置之,认为比起人生其他遗憾("猬毛"比喻琐碎烦恼),这根本不算事。
现代版解读: 就像你好不容易约到朋友聚餐,结果当天餐厅停电,改期后朋友又加班放鸽子。你发朋友圈自嘲:"本想当吃货,结果修炼成仙(吃素),兄弟你这操作比苏晋还秀!"——既吐槽又带着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