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闻说贪山颇有泉石远①不能游

一病百志堕,起逢秋物阑。
力弱未胜行,厌闻客言山。
言山多在远,虽近尚莫攀。
拿深吾无舟,逐陆谁借鞍。
不如无所闻,收心就恬安。
南轩颇扶疏,古木高四观。
不知秋叶疏,但怪朝影斑。
羸躯便偃侧,籍有藁与莞。
仰攀孤云高,卧见飞鸟还。
苟此且自适,何(原校:一本作奚)能谋所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病刚好的人,想出门游玩却力不从心的无奈心情,最后在自家庭院里找到安慰的过程。

开头说生病后整个人都没精神,好不容易能起床了却发现秋天都快过完了。身体虚弱得连走路都吃力,更烦别人总跟自己聊山里的风景。因为那些山要么太远,要么就算近在眼前也爬不动。水路没船,陆路没马,想想还不如不听这些游玩建议。

转折点在"不如"之后,诗人发现自家南边走廊就很舒服:老树枝叶疏朗,抬头能看到四方的景色。虽然分不清是树叶稀疏还是阳光斑驳,但虚弱的身体正好可以躺在蒲草垫上休息。躺着看云飘鸟飞,突然觉得就这样安静待着也挺好,何必非要勉强自己去追求难以实现的游玩呢?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从开始的烦躁郁闷,到后来发现简单生活里的美好。就像我们生病时刷朋友圈看到别人旅游照片会烦躁,但转头发现窗台上的多肉长新芽了,阳光照在猫毛上金灿灿的,突然就觉得宅着也不错。诗人用"攀云""观鸟"这种小确幸,教会我们接纳当下的自己。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