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

三五月华流炯光,可怜怀归郢路长。逾江越汉津无梁,
遥遥永夜思茫茫。昭君失宠辞上宫,蛾眉婵娟卧毡穹。
胡人琵琶弹北风,汉家音信绝南鸿。昭君此时怨画工,
可怜明月光朣胧。节既秋兮天向寒,沅有漪兮湘有澜,
沅湘纠合淼漫漫。洛阳才子忆长安,可怜明月复团团。
逐臣恋主心愈恪,弃妻思君情不薄。已悲芳岁徒沦落,
复恐红颜坐销铄。可怜明月方照灼,向影倾身比葵藿。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明月为线索,串联起三个不同时空的思念故事,表达了人在困境中对故土、故人的深切眷恋。

第一段写游子思乡。月光皎洁的夜晚,漂泊在外的游子望着明月,却因路途遥远无法归乡。江水汉水阻隔,长夜漫漫,思念如月光般无边无际。

第二段用王昭君的故事写思乡之情。昭君远嫁塞外,住在毡帐里,听着胡人的琵琶声,却再也收不到故乡的消息。她怨恨画师丑化自己导致远嫁,此刻只能望着朦胧的月光思念故国。秋天来临,沅江湘水波涛汹涌,更添愁绪。

第三段写洛阳才子思念长安。月光依旧明亮,被贬的官员依然忠心,被抛弃的妻子仍然深情。诗人感叹青春虚度、容颜易老,但就像葵花永远向着太阳,他们依然执着地向着象征君王或丈夫的明月倾注忠诚。

全诗通过月光串联三个画面,展现了不同境遇下人们共同的思念之情。明月在这里既是思念的见证,也是情感的寄托。诗人用"可怜明月"的重复感叹,强化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深情。最后以葵花向阳作比,突出了这种思念的执着与纯粹。

李如璧

生卒年不详。武阳(今河北大名北)人。睿宗时为监察御史,时崔日知犯赃,曾弹劾之。玄宗开元中任京兆司录,时京兆人权梁山称帝反,理当连坐,幸为宋璟所释免。事迹散见新、旧《唐书·崔日用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颜真卿《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赠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全唐诗》存诗1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