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夜泊夔州

维舟镜面中,迥对白盐峰。夜静沙堤月,天寒水寺钟。
故园何日到,旧友几时逢。欲作还家梦,青山一万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夜泊江边时的所见所感,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四句是风景描写:诗人把小船停泊在平静如镜的江面上,遥望对面高耸的白盐山。夜深人静时,月光洒在沙滩堤岸上,寒夜里传来远处水边寺庙的钟声。这里用"镜面"形容江面平静,"白盐"写山色皎洁,月光与钟声的搭配更显出夜的寂静清冷。

后四句转为抒情:诗人开始思念家乡和故友,不知何时才能重逢。最后两句特别动人,他想在梦中回家,却发现眼前是望不到头的重重青山。这个"青山一万重"的夸张说法,形象地表现了归途的遥远和阻隔。

整首诗妙在把具体的景物和抽象的情感自然融合。前段写景为后段抒情铺垫,江面的平静反衬内心的波澜,青山的阻隔加深思乡的愁绪。诗人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每个游子都懂的那种羁旅之愁,让读者在简单的文字中感受到深深的共鸣。

唐求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