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济州小旅馆过夜的孤独场景,充满了萧瑟感和生活气息。
第一句"寒林残日欲栖乌"像电影开场:夕阳西下,光秃秃的树林里乌鸦准备归巢。这里用乌鸦归巢反衬出旅人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乌鸦尚且有窝可回,人却只能暂住旅馆。
第二句"壁里青灯乍有无"写旅馆房间里的油灯忽明忽暗,这个细节特别生动。青灯指油灯光线微弱发青,暗示旅馆条件简陋。"乍有无"三个字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那盏在风中摇曳的灯,也暗示旅人睡不安稳。
第三句"小雨愔愔人假寐"中"愔愔"形容小雨安静绵密,这种雨声最容易催人入睡却又让人睡不踏实。"假寐"说明他只是闭眼休息,并没有真正睡着,为下句埋下伏笔。
最后一句"卧听疲马齧残刍"最妙,旅人躺着听见疲惫的马匹咀嚼剩草料的声音。"齧"这个字用得精准,把马儿有气无力咀嚼草料的样子写得如在耳边。马和人一样疲惫,却还在坚持,这个细节让整首诗更有生活实感。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屋外暮色到屋内灯光,从雨声到马嚼草声,通过声音和光影的变化,把旅途的孤寂、疲惫都浓缩在这个夜晚。没有直接说"我很累",但每个细节都在传递这种感受,这就是古人写诗的高明之处。
晁端友
晁端友(1029年-1075年),北宋诗人,字君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菏泽)人。他是著名诗人晁补之的父亲,仁宗皇佑五年(1053)进士,知上虞。熙宁中为新城(今富阳新登)县令,有善政。端友工诗词,在新城时,邑中胜迹,多有题咏。与苏轼友善。官杭州新城令。其诗为苏轼、黄庭坚所称赏。有《新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