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为欧隐居

爱竹先生隐趣宽,胜开三径长千竿。
清声绕屋风敲玉,素影当庭月舞鸾。
茶灶长留从客过,棘篱低插任人看。
后园慎勿添花柳,尘俗何曾有岁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竹林的高雅之士的生活,赞美了他清高脱俗的品格。

首联说这位"爱竹先生"因为喜爱竹子而选择隐居,他在屋前开辟小路,种满竹子。竹子在这里不仅是植物,更象征主人高洁的品格。

颔联用生动的画面描写竹林美景:风吹过竹林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月光下竹影婆娑,就像凤凰在跳舞。这两句通过声音和光影的描写,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意境。

颈联写主人的待客之道:茶灶总是备着,随时欢迎客人;篱笆做得很低,毫不设防。这表现出主人热情好客、坦荡无私的性格。

尾联是诗人对主人的劝诫:后园千万别种那些艳丽的花柳,因为它们经不起严寒,不像竹子能傲霜斗雪。这里用花柳比喻世俗之人,用竹子比喻坚贞的君子,突出了主人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全诗通过描写竹林隐居生活,赞美了主人淡泊名利、坚贞不屈的品格。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高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