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酬孟能静见贻之什
公生富贵家,被服同寒俊。一官成一集,诗学源流正。
后生竞传诵,心服非猊敬。岂惟言语工,先后典七郡。
鸱鸮怀好音,鸿雁托安定。纷华剧相攻,不战以道胜。
五十未为老,卧疴谢朝请。世议日以隘,强起宁肯更。
忆昨临新安,味同获亲近。一朝惊送别,桀黠共相庆。
顷余续州乘,特笔纪善政。岁晏客衢城,因风辱佳咏。
清时故将军,吾党大司命。后凋松柏姿,弥烈姜桂性。
彼昏冒宠荣,会有暗鬼侦。相期身后名,永与日星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朋友间的赠答之作,用平实的语言赞美了一位出身富贵却保持朴素本真的官员。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鸿雁托安定")描写这位朋友的特质:他虽然生在富贵家庭,却保持着寒门学子的简朴作风。每到一个地方做官就写一本诗集,诗风正统,连年轻人都真心佩服。他不仅文采好,还先后治理过七个郡县,像猫头鹰带来吉祥的鸣叫,像大雁带来安定的气象。
第二部分("纷华剧相攻"到"桀黠共相庆")讲述他的处世哲学:面对浮华世界的诱惑,他不靠争斗而以道德取胜。五十岁因病辞官后,世俗眼光越来越狭隘,但他不愿改变初心。诗人回忆起他们在新安相处的愉快时光,感叹分别时那些狡黠小人竟然暗自庆幸。
第三部分(最后十句)是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寄语:他编修地方志时特别记载了朋友的善政,如今年末在衢州城收到赠诗。将朋友比作"清代的将军"和"我们的大司命",赞美他像松柏般坚贞、像姜桂般愈老愈烈。讽刺那些靠钻营得势的小人终将被历史审判,而朋友的美名将如日月星辰永远闪耀。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用"鸱鸮/鸿雁""松柏/姜桂"等比喻,突出了朋友超然物外的人格魅力。最动人的是结尾处"彼昏冒宠荣,会有暗鬼侦"的警示,与朋友"永与日星映"的清名形成强烈反差,展现了诗人对正直品格的崇高礼赞。